日前,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有19名同学受到邀请,在某酒店最大的“总套-B”包间内,身着小西服与校长共进晚餐。之所以受到这样的优待,是因为他们都是全年级排名靠前的同学。部分同学和家长对学校此举并不反对,甚至在晚宴上有学生激动得哭了起来。(《东方今报》)
同样是饭局,甚至同样的菜肴,同样的环境,就餐的人不一样,就餐时的心态有差异,往往吃出来的味道,乃至吃饭的兴致也会迥然不同。比如“鸿门宴”那顿饭局,档次应该不会差,但怎奈餐桌上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饭,自然不可能大快朵颐,甚至难免会消化不良。再如,亲密朋友之间的聚餐,大约不会和陪客户吃饭一个心情;同事之间的饭局,多半也和领导请客不会是一个滋味。可见,同样一顿饭局,和谁吃,怎么吃,其实大有讲究——校长这顿饭,大家吃出了啥滋味?
质疑
理应消弭教育不公
岂能人为刻意扩大
生活中,老师爱优秀生容易,爱后进生就比较难。好学生让人高看一眼,一个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再好,如果在中考、高考中没有出尖子生,没有升学率,一切也基本上等于零。如果每年都能出几个名牌大学生,那这个学校的名气自然就大,随之而来就会给这所学校带来额外收益。因此,校长宴请“尖子生”也就不难理解。
“尖子生”本来就“尖”,再受到如此激励,那就能更好更快地出成绩,来为学校争脸。校长说宴请“尖子生”不等于冷落“后进生”。可是“后进生”已经被冷落了啊!在校长眼里,哪个出成绩快,哪个就优先得到关注,“后进生”自然就要靠边站!
只要是一个群体,就不可避免地会有好中差之别,孩子们更不例外。可是我们的教育到现在弄得只关注成绩,老师眼里只有好学生,不能容忍差生,于是就有了“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名义上是激励,实则是歧视。须知,对于孩子来说,任何不公都可能对其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教育者的许多不当行为也容易给他们造成误导。
或许,在应试教育这个体制沉疴无法根治的前提下,“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身份鸿沟难以逾越。但作为学校,至少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消弭这种教育不公,而不是去扩大。校长能邀19位“尖子生”共进晚餐,对激励优秀生将起到莫大的作用。那么,对于后进生,他们能享有如此待遇吗?(马龙华)
理解
应有宽松环境
何必过度敏感
同学和家长对学校遴选“尖子生”与校长共进晚餐不感冒,却有人认为这是把学生分为优生与差生,有歧视之嫌。但在笔者看来,我们对学校的教育不要过于敏感,动辄以损害人格、挫伤学生心灵加以指责,也需要给学校教育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该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这不等于不需要鼓励优生,也并不等于不需要教育、惩罚那些不求上进、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那是众生平等。但现实中,除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生活中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生活状态,有不同的追求。更何况,人在很多时候会有惰性,需要一些激励。学校请优秀学生与校长一起共进晚餐,其象征意义多于实际吃饭,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当然,不必每个学校都鹦鹉学舌,都由校长请尖子生去吃一顿,可以有更多的方式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以身边的榜样来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上进。
另外,有关挫折教育,在不少年轻人身上表现得十分欠缺。这不但与家庭教育有关,也与学校过分迁就学生,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挫折的教育。百炼方能成钢,以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吃点苦,受点挫折,会对他们的未来成长更有益。
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社会,对学校教育都有很高的期待。可学校教育只是对一个人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的一环,尽管它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不要指望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可一劳永逸。对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共同关注,但不必对一些细小的事情过于敏感,毕竟人们都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温室的花朵。(王玉初)
评判
唯分数论的
极致盛宴
这次晚宴的目的是激励“做人品位高雅,做事追求卓越”的优秀学子,其主题则为“庆贺、分享、期许”。何为优秀?在校长看来,也许学习成绩好就是优秀,因为参加晚宴的选拔标准是“以半学期考试为准的初中年级前三名学生;高中文理分科后为理科前二名、文科第一名;成绩并列也在邀约之中”。成绩代表一切,所谓“品位高雅”、“追求卓越”都只不过是个“唯分数论”的幌子罢了!
从晚宴的排座次上也可窥见一斑,高三文科第一名、高一年级第一名紧靠着校长坐,其次按由高到低的年级就座,其他几名校长分坐在学生中间。典型的唯成绩是图。
民办学校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有着比其他公办学校更大的升学压力。在生存面前,学校确实思考得更多。但这并不代表就能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只追求升学率。表扬先进,鼓励优秀本无可厚非,但须有节制,不能过度,因为过犹不及。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在笔者看来实在大可不必。
只有学习优异者才有资格参加,这简直是几百里挑一,难度很大。试想,以后的晚宴中还会不会依旧是这些学子。如果是,则代表激励措施效果不大,毫无实质意义,只不过是他们的期中期末的又一次聚会;如果不是,则代表有人成绩下降,被后来者取代。固然,有人成绩提升令人高兴,可谁能保证被取代者会不会受到打击而一蹶不振?这与初衷可能事与愿违。(佘运登)
借鉴
看看美国版
与校长共进晚餐
从4000余名学生中遴选出了19名“尖子生”,入围标准是年级前三名,而且只有第一名才能挨着校长坐。据说这样一顿“与校长共进晚餐”,目的只是为了激励学生,的确,能受到校长的如此礼遇,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还真是并不多见,能有机会和校长共同进餐,坐在校长身边,甚至有校长夹菜,更是莫大的荣誉,与校长亲密接触的机会,没准要比奖状和奖金更有激励效用。
不过,“与校长共进晚餐”的资格居然成了对学生的激励,骨子里其实并没有真想赋予学生“与校长吃饭”的权利,甚至是把这一权利特权化了,而与此同时,更是在有意无意中暗示了校长本人的特权身份。当学习好,分数高,成为接近权力人物的一道桥梁时,与其说是激励,毋宁说是误导。还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特殊权利,“尖子生”们看来也并不是天然适应。这不,尽管就餐时校长尽量显得随意自然,甚至给学生夹菜,聊家常,但如尖子生们仍然显得拘谨,甚至不乏激动得哭出来的,不知道尖子生激动的泪水,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激励效果。
相形之下,同样是“与校长吃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不仅每月有和校长共进晚餐的机会,每次10到20人左右,地点就在校内的食堂,有什么吃什么,学校事先会贴出通知,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美国版“与校长共进晚餐”居然如此不讲究,如此没有品位,身为麻省理工的校长,都这么不注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居然随便就在学校食堂用餐,而且还丝毫不在乎身边的餐位会不会被差生给坐了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负面激励。看来,在“与校长共进晚餐”究竟该怎么吃这事儿上,美国的校长们还真有必要向中国的同行虚心求教。(吴江)
-三言两语
●相比社会上的复杂饭局,校园里应该说单纯得多,不仅参加的人员简单,不是学生就是老师,地点场合最容易想到的大约也是食堂。相形之下,“与校长共进晚餐”既然多少突破了传统校园饭局的模式,自然也就让人眼前一亮。
——马金伟
●客观地说,相比校长们个个神龙见首不见尾,学生想要见上一面都难,能有和校长共进晚餐的机会,无论如何都应当算是一种进步。
——游艾声
●从跑了5家才最终选中的酒店和最大的“总套”包间,到依次上桌的9个凉菜、21道热菜、1份例汤和2种小吃。成都这所中学对于“与校长共进晚餐”的重视其实不难从考究的细节中感知。真有点过分了。
——梁银普
●小的时候,我很是淘气。到学校读书时,母亲没少跟老师说,“请严加管教,不听话你就打他,我不会怪你们的。”尽管老师也没怎么打我,但罚站、到操场跑圈的惩罚是有过的。可这样的惩罚,没有让我破罐子破摔,倒是激起了我的自尊心,懂得了要努力学习。
——谢冰峰
●如果老师放任错误行为,恐怕也不行吧?适当的惩戒是必要的,家长和社会都无须对之过于敏感。
——柳晶莹
●从参宴的学生身份上,我们可看出分数至上的无趣,这是校长宴的误区。
——倪虹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