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香港老师上的一节有关分数知识的数学课。
有什么特色吗?且看下面的实录。老师带了许多花花绿绿的纸,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有大的有小的,一上课就发给学生。“小朋友,这个圆形像不像你们过生日吃的大蛋糕?小朋友过生日,是不是要把蛋糕分成几份,让爸爸妈妈也一起吃?现在,请小朋友把手中的蛋糕分一分,和爸爸妈妈一起吃好不好?”不一会儿,小朋友们分好了。“请这位小朋友说说,你是如何分的?”“我先把蛋糕分成两等份,一份自己吃,另一份再分成两等份,给爸爸妈妈一人一份。”
一个学生这样说。“这位小朋友分完了,他吃了———”
学生答:“4/2”然后将一个大大的圆形折成1/2。
“爸爸妈妈吃了1/2的1/2,是———”
学生答:“4/4”老师指导他们在圆形上折出1/4。
“这个小朋友吃得比爸爸妈妈都多,是这样的么?”
这个学生点点头:“我妈妈就是这样分的。”
老师:“这个小朋友很幸福,他的爸爸妈妈很爱他啊!来,大家为这个小朋友鼓鼓掌。”
掌声响起来,老师顺势引导:“小朋友,你爱不爱你的爸爸妈妈?”
“爱。”
“为什么?”
“因为爸爸妈妈很爱我,经常给我买好吃的,每次我过生日,都给我一个大大的蛋糕。”
“那好,下次吃蛋糕能不能让爸爸妈妈多吃点。”
学生点点头:“好的。”
老师又问:“还有没有其他分法?”
“我把蛋糕分成三等份,三人一人一份,大家吃的一样多。”
另一个学生说。“啊,这个小朋友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啊,来,大家再为这个懂事的小朋友鼓掌。”
掌声响起,老师接着说,“这个小朋友家中的每个人都吃了———”
学生答:“1/3”接着将另一个小一些的圆形折成三等份。“这个小朋友吃的蛋糕没有刚才那个小朋友多,但他的生日一样过得很开心,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长大了。”老师进一步引导。“其他小朋友,你们是如何分的?”于是,七八种分法产生了。“我每次都把蛋糕分成四等份,爸爸妈妈每人吃一份,我吃两份。”
“这个小朋友吃了1/2,她的爸爸妈妈每人吃了1/4。”老师一边与学生一道演算,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并和全班学生一道把红色的圆形折成四等份。“妈妈帮我把蛋糕分成三等份,再从中间把她断开,就变成了六等份,家中四人一人吃一份剩下两份,我和妹妹分着吃,我是小寿星,吃一份半,妹妹吃半份。”
老师:“这个小朋友吃了5/12,妹妹吃了3/12,爸爸妈妈各吃了1/6”“我先把蛋糕分成八等分,再把每份分成两等份,一共把蛋糕分成十六等份。因为我过生日请了好多小朋友来吃蛋糕。为了让别的小朋友多吃点,我只吃一份。”“这个小朋友的分法不错,这样有的小朋友吃一份,有的小朋友吃两份,可以自由选择,对不对?”
“对。”
“请问这个小朋友吃了———”
“1/16”
于是一个大大的绿色的圆形又被折成16等份。
“吃了两块蛋糕的小朋友吃了多少?”
1/8老师板书。
……有学生问:“老师,你小时候过生日,蛋糕是怎么分的?”
“小朋友,当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香港还很穷,我家里也穷,老师没有蛋糕吃。所以看到小朋友过生日有蛋糕吃,我也很开心。小朋友你们要知道,即使现在还有很多小朋友生活还很苦,有些小朋友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吃生日蛋糕了。”
教室里静了下来。
……
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开动脑筋,大家把蛋糕都分完了。大家的表现很好。没有一个小朋友自己独吃一个蛋糕,都是与爸爸妈妈分享。看来分数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啊。小朋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分数呢?”
学生反应很快。“一个苹果,两个人分。”
“一个大西瓜,一家人吃。”
“一床被子两个人盖。”
“两人共打一把雨伞。”
老师问:“要不要把被子和伞裁成两半?”
学生笑,答:“不用。”
“小朋友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学分数了吧。因为生活中离不开分数……小朋友们把蛋糕分完了,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学生静静地听着。“有一个小姑娘,她没有你们这么幸福,因为她的爸爸因病去世,妈妈没有固定工作,靠打零工维持两个人的生活。但是妈妈很爱这个小姑娘,小姑娘也很爱她的妈妈。
有一天,邻居做了一个大蛋糕,自己吃了一半,另一半送给了小姑娘,因为她很同情这个懂事的小姑娘。蛋糕很香,小姑娘很想吃,但她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想,妈妈也很久没有吃过蛋糕了,我还是和妈妈一起吃吧。于是小姑娘把蛋糕又分成两半,一半给妈妈,一半给自己。妈妈回来了,知道了这个情况,又把自己的那份分成两半,自己只吃了一份,另一份给了小姑娘。小姑娘和妈妈一起吃完了蛋糕,觉得好幸福。请小朋友想一想,小姑娘和她的妈妈每人吃了多少?如果是你,有好吃的东西,会不会也记着给妈妈留一份呢?”说完,老师开始在教室巡视,不时指点一下不明白的学生。
不一会儿,有学生报出答案来:“小姑娘吃了3/8,妈妈吃了1/8”老师于是和学生一起边演算边板书。“
不知小朋友有没有注意到,为什么爸爸妈妈都吃得最少呢?是不是他们不喜欢吃蛋糕呢?”
“不是,是因为他们很爱我们,想让我们多吃一点!”
“那小朋友该怎样回报爸爸妈妈对你们的爱呢?”
“好好学习,做个好孩子。
“考试得一百分。”
“让爸爸妈妈多吃点蛋糕!”……看来,香港老师很注重渗透德育,于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